作者:li8i9ue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21-10-19
任玉岭
著名经济学家
原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首先祝贺乐龄健康工程的胜利启动。
根据会议的安排,我这里围绕大会的主题讲三个观点,一是中国养老事业面临较大挑战,二是老龄健康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三是生物技术给老龄健康带来的曙光。
一、中国养老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因本身就是老龄人口的一员,而且因在全国政协待过15年,在国务院参事岗位14年,后来又做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近20多年每年都要走20—25个省市区。根据我对国情的了解,中国的养老事业遇有如下的挑战: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乐龄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郑州召开
一是规模大、人口多。中国的老龄人口现在已达2.64亿人,占到总人口的19.7%,这个人口数量相当于10个加拿大,30个瑞典,40个新加坡。
二是未富先老。很多发达国家像我国这样大比例的老龄人口的到来都是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收入达到上万美元后才出现的。而中国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收入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字是,迄今我们有5.8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其中2亿人月收入不到500元。中国有8—9亿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因此我们可以讲中国老年人的90%以上还都是低收入阶层,特别是农村老年人,虽然国家安排了老年津贴,一些省每人每月才只有几十元的津贴。
三是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身边后代人口甚少。当下的老龄人口,都因上世纪70年代初实施的二孩和独生子女政策,形成了家庭人口的四二一结构,即四老、二中、一小,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四个人,守着两个中年人,下面一个孙子辈,这样造成当下的老龄人口身边缺乏后代子孙的照顾,相对比较孤单,家庭空巢老人甚多。
四是孝亲敬老被淡化和被扭曲,老人无人照顾。因为道德下滑,孝老敬亲在社会上被淡化,这不仅改变了养儿防老的理念,也给现实的养老带来了冲击和困难。四川一老太有四个儿子,本来是按月轮流养老的,但换到大儿子家那一天,大儿子不在家,老太太就到了有两个儿子居住的地方,但是老太太在院子里长时间呼叫,儿子们听见了也不问不管,最后被冻死,死在了儿子住的院子里。
五是中国现有的这些老年人都是为共和国的创建、发展付出巨大心血,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今天这个老年群体有一部分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做出重要贡献的。有一部分是在建国后极艰难的情况下为国家建设和改革奋斗六、七十个春秋的,还有一部分是共和国建立后出生的,他们参加了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后的大创业和大建设。总的讲,这个老龄群体是一个贡献大、收入低,负担重的群体。而且很多人终身劳累,身体欠佳。特别是农村的老龄群体,他们为搞好以农支工,贡献城市发展,辛辛苦苦一辈子。
在洛阳调查时,当年为了苏联援建的154项大工程,很多优秀人才向企业集中但他们退休早工资低,他们收入不如当地一个扫地的。怎样让老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有很多事情要做。
正因为存在以上四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养老院建设。对参与投资养老的企业家和投资人,不仅供应土地价格优惠,而且资金补贴特别倾斜。
任玉岭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乐龄健康工程启动仪式上讲话
但是,养老事业发展并不令人满意。一是不少企业家为了谋取利益,拉大旗作虎皮,搞关系、走后门,要去了好的地块,拿到了优待地价和发展养老的补贴后,多数搞起了向老年人卖房地产,也有一些搞起了实为旅游的所谓的候鸟养老,养老价格高企,一般百姓望而却步。各地虽然也有一些廉价的公办养老院,但普通百姓很难进入。
二是缺少医养结合或医养结合的条件较差。很多老年人,常有三高五低,即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记忆力低、骨密度低、免疫力低、视力偏低和牙齿减少咀嚼力低等,如何针对三高五低开展服务和对其病变恶化采取措施,进行检查与治疗,这是养老十分需要的,但是这种服务是极少或甚至是不予关注的。
三是很多养老院不接受失能,半失能老人,更缺少对他们的服务安排和服务设施。中国80岁以上老人3000万,失去自理能力的940万,城市194万,农村760万,半失能老人更多,至少有1894万人。往往因为他们收入过低,养老院门槛过高,而被拒之养老院之外。
五是社区养老能力极低。在养老院跟不上需要情况下,中央提出要以居家养老为主。但各个社区对居家养老的推进,还远未跟上,企业对投资居家养老明显缺乏积极性。
二、促进老年健康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
促进老年健康是广大老年和其子女的共同期盼。那么该怎样促进老年健康?我想应该从以下五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大力普及卫生营养和用药免疫等常识。关注老年健康应该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为主要。而预防是需要知识的,网上有很多知识,但很多老年人不上网。这样,我们做养老工作的,一定要重视向老年人普及卫生,营养、用药和免疫知识。这些知识并不复杂,如病原微生物知识,六大营养素知识,免疫原理知识和抗菌素不能多用的知识,对老年人健康长寿有重要作用,应该以科普的形式编成小册子,进行传播,并有人能向老年人进行讲解,这对预防疾病发生一定会产生重要作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乐龄健康工程启动仪式现场
二是重视食品结构的调整和管理。现在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人数都达到1亿,甚至2亿人以上。另有心血管病患者达2.9亿人。其深层次原因是食品结构不当所造成。一是现在食用油消费量比上世纪90年代高三倍有余,二是动物蛋白质供给,在1982年动物蛋白占17%,而今上升到56%,1938年中国大豆消费占世界 90%以上,孙中山讲每个三家村都有一个豆腐坊,而现在豆腐的食用已经是少之又少。搞好这方面管理,减少油和动物蛋白在食品中的占比极为重要。
三是严控食品添加剂的上市和加强其用量的管理。我们的癌症发病率比世界高40%,死亡率比世界高50%,全国一天有1万名癌症确诊,每分钟有7个癌症病人产生。再就是每天出生72个残疾儿童,相当一小时3个。现在人口增长面临危机,其中不孕率由3%上升到12.5%也是重要原因。所有这些,实际上都与环境污染,农药与生长促进剂及食品添加剂泛滥有关。什么增筋剂、增白剂、增稠剂、增粘剂、增香剂、发泡剂、防腐剂、膨大剂等等,到底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是需要严加整顿和进行控制的,如面粉增筋剂偶氮甲酰胺水解后形成的氨基脲,就是致癌物,很多国家已禁止使用,而中国还在流行。这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四是要大力弘扬中医药保健和康复手段。中医药5000年保证了中国人口占世界1/5。针灸、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小针刀和12807种中医药材为中华民族数亿人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新冠流行再次显示了中医药的作用。随着抗菌素抗药性生成,世界很多国家开始重视中医药的作用,我们已同86个国家签下合作协议。为了老年健康,要更加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要培养更多中医人才,开办更多中医医院。
五是要对生命支撑系统建立使用机制,保证国家医疗费用公平公正的使用。现在很多人拿着高工资、高待遇,老了常年住在医院里,最后还要用生命支撑系统维护一个植物人。国家医疗费用相当一部分主要用到了这些人身上。为了公平公正使用医疗费用,建议凡使用生命支撑系统者,应停止他的各方面待遇,并把其享受的高工资交国家财政,用于生命支撑系统的消费。如不这样做,很多病人家属为了享用病人高工资高待遇,就会造成生命支撑系统的泛滥和植物人的越来越多。这是机制问题,应引起关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乐龄健康工程启动仪式现场
三、生物技术的进步为老年人更加健康长寿带来曙光。
我在1981年就在光明日报发文,题目是《21世纪将是生物技术的世纪》。1983年我为美国吴瑞、孔先铎、黎志豪等三位科学家起草了报给中央的为发展生物技术需在“国家科委成立中国生物技术中心”的建议。经中央批准,1983年中国生物技术中心诞生。我国生物技术在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大力推动下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进展。如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胰岛素、酶制剂和基因测序及干细胞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成绩。屠呦呦所获诺贝尔奖的青蒿素既是中医技术,也是生物技术。最近,网上传的胡海岚教授获诺贝尔奖的“控制抑郁症基因的发现”也是生物技术,这对防治疟疾和抑郁症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同样是老年健康的重大福音。另外,世界上通过生物技术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也为老年健康长寿带来了曙光。
一是,对生命的更系统的解析利于老年健康的推进。基因技术和单细胞技术促进了对生命的跨尺度的关联分析。2018年,美国癌症基因图谱成功绘制,对癌症如何产生、在何处产生、为何产生进行了深入剖析。还有细胞图谱的绘制,全面研究了人体细胞类型,形态、空间位置、功能等。这些研究将大幅度提高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水平,和对老年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利用生物能力开发新药物迅速进展。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组织器官制造及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改造生物的能力,通过改造和再生,可以阻断疾病发生和对损伤机体部件进行替换。如酵母合成大麻素、用基因合成制造糖尿病、白血病药物,干细胞及3D生物打印促进器官再造。用三维血管和具有呼吸功能的肺器官的构建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的已经上市。
三是,健康保护在向精准化、智能化迈进。基因检测,靶向药物、光谱抗癌技术都已获批,靶向药物就是像打靶一样,药物进入体内直奔病灶,可提高疗效。免疫疗法,近年来不断突破,成为防治肿瘤的最新希望。免疫疗法,一是抽个人的血提取免疫细胞,人工培养扩增后,再反注回人体内,以提升免疫和治疗。二是用年轻人的血或脐带血提取免疫细胞,扩增后,再注入人体,以增强老人免疫力和达到控癌之目的。现在免疫疗法已批准5款产品上市。其次,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进程不断加快,2018年以来已有7种干细胞药物获批,其中3种上市销售。干细胞还在抗新冠病毒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是基因疗法,已经有实际应用,有些产品已获批上市,特别是对肿瘤治疗研究较多、应用较多。
四是,核糖核酸即RNA疗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靶向药物和检测工具。全球已有10款相关产品获批上市,靶向肝脏、靶向肾脏的递送技术发展较快。特别是生物技术同信息技术相结合,最近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口服胶囊胃镜检测工具,必将对大健康做出贡献。
五是,生物技术生产的多种疫苗,为老年健康提供了保障。历史上从牛痘疫苗预防麻疹就是用的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生产的疫苗已克服了多种病毒疫病的传播。这次新冠病毒爆发后,生物技术在疫苗生产方面又大显身手。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对遏制新冠病毒都有了重大突破。
生物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日新月异,中国在这方面有的在进行追赶,有的在并肩前行,也有些技术走在了前面。包括脑科学的研究等都会对老年健康的维护和寿命的延长作出贡献。
Copyright © 2002-2018 中政在线 版权所有 邮箱: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